彭博:滴滴或面临史无前例的处罚
2021年7月23日 09:35
來源:香港奇点财经
记者李昊发自香港
香港奇点财经7月23日综合外媒报道。美国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对滴滴 (Didi Global Inc.) 上个月有争议的首次公开募股 (IPO) 进行严厉的、或许是史无前例的处罚。
彭博未有披露信息人士的身份。有关报道称,因此事不公开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向彭博稳透露,监管机构认为这家网约车巨头不顾中国网信办(CAC)的反对而决定上市,是对监管当局的挑战。
奇点财经从CAC方面获悉,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在7月16日公开表示,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工作安排,7月16日当天,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彭博报道称,监管机构正在权衡一系列潜在的惩罚措施,包括罚款、暂停某些业务或引入国有投资者。滴滴也可能面临从美国强制退市或要求美资股东撤出(withdrawal of Didi’s U.S. shares),不过目前尚不清楚会选择哪一种处罚措施。针对滴滴的审议仍处于初步阶段,结果远未确定。
外媒报道,有知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可能对滴滴实施比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更严厉的制裁,后者在长达数月的反垄断调查后,被判罚创纪录的28亿美元罚款,并同意采取措施保护商家和客户。
纽约股市收盘时,滴滴股价下跌 11% 至 10.20 美元,低于IPO发行价14美元27%。
彭博表示,滴滴、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有香港金融界大佬对香港奇点财经表示,滴滴的IPO流程异常低调,而且极速上市,显得颇不寻常。
滴滴的IPO初似非常成功,因为在经历了几年的困境后,滴滴终于能在境外上市并筹集44亿美元;而其联合创始人程维也迅速成为亿万富翁,早期的投资人包括日本软银集团、老虎环球管理公司和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等均赚得盆满钵满。
但仅仅数日后(7月4日),国家网信办微信公众号突然发布消息,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随后,滴滴出行在其官方微博就网信办下架一事发表回应称:滴滴坚决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已于7月3日暂停新用户注册,滴滴出行App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下架整改。已下载滴滴App的用户可正常使用,乘客的出行和司机师傅的接单不受影响。
知情人士对彭博表示,中国监管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支持IPO的想法,但对滴滴的数据安全做法表示担忧,至少从4月份开始就已经表达了这种顾虑。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在一个令人担忧的例子中,滴滴披露了政府官员乘坐出租车出行的统计数据。彭博报道称,尚不清楚是否监管方面向滴滴公司提出了这一具体问题。
知情人士说,监管机构敦促滴滴在进行IPO之前,需要确保其数据安全,或者将上市地点转移到披露风险较低的香港或中国内地。他们表示,监管机构并未明令禁止该公司在美国上市,但他们认为,滴滴应该能“正确理解”官方的指示。
在被问及为什么滴滴没有按照监管机构的建议而采取行动时,一位参与会议的人对彭博引述了一个中国谚语:“你不能叫醒一个假装睡觉的人。”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补充说,滴滴IPO也导致个别监管部门自身亦受到质疑和审查。
彭博的报道猜测,滴滴有可能知道中国即将出台新的网络安全法,因此希望在此之前就仓促进行IPO,因为担心有关法律的出台可能会损害其估值。在滴滴于美国上市仅仅几天后,中国就颁布了新的规则,要求几乎所有寻求在国外上市的公司都要接受CAC的网络安全审查。
香港《信报》引述投行人士的观点认为,滴滴下一步如果要撤出美国,可能会通过一步式合并(One-step Merger)、两步式合并(Two-steps Merger)、向股票分割(Reverse Stock Split)的方式进行私有化,或通知纽交所自愿退市。
(声明:欢迎登陆网站https://sfl.gloal/或关注公众号“奇点财经HK”阅读更多新闻。如需转载请向[email protected]提出书面申请。奇点财经是全球首家提供多语种及专注于ESG投资与金融科技领域的媒体,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