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利|恒指结构改革:成分股数量改变 扩大行业覆盖

2021年3月2日 17:45
來源:香港奇点财经专栏作家赵文利

奇点财经2021年3月2日发布

香港恒生指数公司于2021年3月1日收市后发布了《恒生指数公司公布优化恒生指数建议之咨询总结》,涵盖了关键性指数如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作为港股通投资范围基础的恒生综合指数也发布了半年度调整结果,因此值得关注。

恒指指数在2020年落后于全球同业数十年之最,但近年来,当中国的科技巨人日益壮大之时,恒指已不再充满金融和房地产股。2020年12月份的咨询文件,详细介绍了拟议的基准变化,根据市值,在2019年,信息技术行业已超越金融业成为该指数最大的行业。

整体来看,此次调整涉及范围较广、影响力不可忽视。综合《咨询总结》公布的5大调整后,我们对有关总结提出以下观点,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1.关于扩充行业的代表性。根据每个行业组合的目标覆盖率(如市值、成交额等等)来挑选成份股。恒生指数公司提出,原材料业、工业、必需性消费、非必需性消费和医疗保健业的覆盖率相对低,金融行业覆盖率过高。这意味着优化过程中可能减少一些金融股,增加其他行业的代表公司。

2.扩大市埸覆盖率。恒指公司提出,扩大恒指成份股。从目前的 55 只提升至 80-100 只。恒生公司提出2022年中目标提高成份股至80只。我们预测恒生指数公司将一步一步的提高成份股数量,如果达到2022 年中的目标需要每个季度增加4-5只股票。我们认为可能受影响的公司有:

3.迅速纳入大型上市新股。通过上市历史要求将缩短至三个月(迄今为止,最短的上市历史要求),恒指可以加速纳入最新的大型IPO,可能吸引更多企业考虑在香港上市。

4.保持香港公司代表性。尽管市值的排序,由于恒指应该代表香港市场,指数公司将维持被分类为香港公司的成分股在一定数量(20-25只)。

5.对所有恒生指数成份股采用8%的权重上线。成份股权重上限由10%降至8%(目前将影响腾讯700.HK,友邦1299.HK,以及汇丰控股5.HK);及划一现有成份股和同股不同权/第二上市成份股权重上限至8%。

而早在2月26日,恒生指数公司发布了其2020年第四季度指数检讨的结果,这些结果将于3月15日生效。其中关键调整包括:

恒指将成份股由52只扩大至55只,并增加三只股票(阿里健康241.HK,龙湖960.HK,海底捞6862.HK)。

国企指数将成份股从52只减少至50只,增加了两只股票(碧桂园服务6098HK,农夫山泉9633.HK),同时从指数中删除了4只。

恒生科技指数将成份股从32只减少至30只,同时增加了两只股票(海尔智家6690.HK,万国数据9698.HK),同时剔除了4只股票。

恒生综合指数将成份股从493只扩大至500只,增加了36只股票,同时剔除了29只股票。

为了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及港股市场结构性变化,恒指可能会延续过去几年的趋势,增加新经济股在指数中的比重。从2010年至2020年,新经济板块在恒指中的比例从15.4%上升至31.8%。

根据我们的计算,纳入科技股,将令恒指的估值中枢提升,因为价格提升明显高于盈利提速。随着权重从相对稳定的金融业转向更具波动性的科技股,恒指波动率指数(VHSI)未来可能也会上涨

从历史上看,增加的股票受益于被动投资跟踪指数和增加风险敞口的资金流。添加的三只股票也将提高该指数的整体市盈率,但其影响应该小于前两轮,其中科技行业的领导者被添加到该指数中,并使其市盈率增加了约 1.1X,因为这些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相对之前加入的标的更小。

作者简介:赵文利博士,建银国际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香港国际金融学会创会理事。本文来自作者发自建银国际的研究报告(原文标题:《恒生指数咨询总结及季度调整结果点评 指数优化将扩大行业覆盖,有利于指数估值提升》)。


友情提示:请下载奇点财经APP(点击 IOS版 或 安卓版)或关注奇点财经公众号(奇点财经HK)以得更全面的资讯。